汕头市慈善总会概况
汕头市慈善总会成立于1997年11月。是具有公募资质的非营利性公益社会组织,是具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,是汕头市5A级社会组织。总会的宗旨是:遵守国家宪法、法律、法规和有关政策,遵守社会道德风尚,发扬人道主义精神,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,救孤助残,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,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,协助政府发展公益慈善事业,充分发挥本会在构建和谐幸福汕头中的助推作用。
总会秘书处设项目部、办公室、财务部三个部门。总会会长、法人代表由市民政局局长兼任,设有常务副会长1名,副会长2名,现总会在职员工12人,其中中共党员5人。
总会成立二十年来,共募集善款(含实物折款)12.523亿元,其中:募集救灾款2.573亿元;“广东扶贫济困日”活动募集社会捐款4.788亿元;长年定向捐赠和非定向捐赠5.162亿元。救助困难群众62673人次,资助资金累计1.373亿元;助医、助学、助老等支出1.286亿元,“广东扶贫济困日”活动开展以来,定向捐款支持资助乡村道路及环境建设、农村学校建设、医疗建设、城市公园、绿化建设等公益项目一千多项次,资金达4.448亿元;近三年来,支持全市创文等公益项目1.12亿元,其他公益项目及捐赠市外0.951亿元。
一、积极发挥慈善组织的服务平台作用,为捐赠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。
总会在2004年-2005年率先开展“慈善一日捐”活动,2006年-2009年改为“行善举促和谐”活动,活动日在市区组织了慈善万人行,募集善款用于扶贫济困。2010年至今,在连续九年开展的“广东扶贫济困日”活动中,总会一直认真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,为社会各界热心人士、爱心企业帮扶我市37个贫困的村环境整治和困难群众的捐赠,搭建服务平台,提供全方位服务。出色完成了总会本级认捐协议签订、协议跟踪落实、善款收支、审计、公告,以及评比表彰推荐、相关活动的会务等工作,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一种扶贫济困、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。近三年来,总会本级共接收捐款2.19亿元,全部定向用于扶贫济困及公益项目。
二、探索募捐新形式,募捐救助能力持续增强。
总会不断创新募捐方式,结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,采取配合中心、项目带动、赈灾募捐、定向捐赠等募捐形式。总会在内设“汕头市慈善总会发展基金”1120万元的同时,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在总会设立“冠名专项基金”,其中“救急难大爱基金”募集资金435万元。截至目前,先后设立专项基金或冠名基金及专项救助资金项目10个,募集善款1.1亿元。基金的设立,调动了广大爱心企业和企业家反哺家乡、回报社会的热情,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,夯实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。近三年来,热心企业及热心人士直接捐款给总会用于临时救助、节日慰问低保户及助学、助医资金达705万元。
三、积极组织赈灾募捐,支援灾区重建家园。
在重大灾害面前市慈善总会一直发挥着地方慈善机构的责任和担当。每一次突发自然灾难,总会都是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出呼吁,动员组织赈灾募捐。2008年汶川地震,全市捐款1.53亿元。2013、14年,我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和强台风灾害,总会积极动员热心企业捐款8300万元和从总会累存善款中拿出101万元,及时拨付灾区救灾。2018年的“8.30”潮阳、潮南区水灾,总会共募集救灾善款1179万元,总会还从历年救灾资金中拿出40万元,第一时间拨付灾区,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及灾后重建家园,发挥了总会的模范带头作用。
四、践行扶贫济困宗旨,发挥上为政府排忧,下为群众解难,拾漏补缺作用。
一是临时救助工作形成制度化。总会重视做好日常性的临时救助工作,专门成立了临时救助工作小组,负责困难群众的来访接待和求助工作,确保困难群众碰到急需救助时得到及时救助。对求助人员,我们既热情接待,又认真审核求助资料,做到符合救助条件的一个不少,近几年来,救助资金每例在2000-5000元不等,个别特殊大病求助者给予1-2万元资助。近三年来,总会本级累计救助困难群众624人次,救助资金136.95万元。总会每年还联合市总工会、市国资委等单位,为国有企业的困难职工开展慈善救助和节日送温暖活动。
二是开展“慈善情暖万家”活动。总会已连续13年开展“慈善情暖万家”活动项目。每年元旦春节前夕,总会主动拜访市各大热心企业,请他们捐资采购买大米、食用等救助物资,联合市民政局在全市开展“慈善情暖万家”慰问活动,慰问全市部分低保户。近三年来,累计支出240万元,慰问低保户及特困家庭2.24万户
三是开展“关爱军人困难家庭帮扶活动”及“关爱军人困难家庭助学活动”。总会自2017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的关爱现役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慈善拥军项目,帮助驻汕部队现役军人家庭遭遇突发困难的官兵及其家庭。项目帮扶、救助的官兵不分籍贯,只要符合救助条件的均给予临时救助。用慈善的力量帮助部队官兵解决后顾之忧。同时还开展复退军人特困家庭的救助和助学,并专项慰问了在汕失散老红军、抗日老战士、战斗英雄等。2017及2018年共募集专项救助资金190万元,救助现、退役军人困难家庭及学生320人次。
四是开展扶贫助学活动,帮学子圆大学梦。一是福彩公益金助学,该项目已连续13年开展扶贫资助贫困学生。近三年来,资助困难家庭学子360人次,资助资金180万元。二是热心企业捐款助学。近三年来,热心企业捐款助学,热情高,捐资额度大,捐款助学资金累计达2622万元,资助困难学生4736人次。
五是开展“慈善文化进校园”活动。“慈善文化进校园”活动是以赠阅《慈善读本》为载体,将慈善文化融入教学内容,从小在少年儿童心中播种爱心的种子,传递爱的理念,促进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的培养。在开展试点示范教育活动中,总会共拨款8万元,购买《慈善读本》小学版7400册,赠送包括金阳小学在内的金阳教育集团的全体师生;中学版1670册,赠送新津中学全体师生。希望通过试点学校教育,探索出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新特色,为下一步全市铺开“慈善文化进校园”起示范作用。
六是慈善药品援助项目逐年扩展。总会已连续8年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开展7个慈善药品援助项目,极大地方便了我市及周边地区领取援助药品的各类癌症患者。近三年来,共援助患者6735人次,发放药品14551盒,价值6396.34万元。
五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,为企业回报社会搭建服务平台,为汕头创文出力。
汕头开展创文活动以来,许多热心企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,纷纷捐资支持创文活动,为此,总会认真搭建企业捐款服务平台,全方位为捐资者、建设者提供服务。创文活动近三年来,多家热心企业分别为时代广场、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、西堤骑楼、儿童公园、北郊公园、海关钟楼、东征军纪念文物改造、修缮等捐资1.12亿元,还有捐建城市绿化,道路景观等一批项目,捐建资金0.42亿元,为汕头创文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和热心企业的支持下,在总会员工的积极努力下,总会近三年来各项社会捐赠逐年增加,2016年捐款总收入1.03亿元,比2015年增加2800万元;2017年总收入1.47亿元,增加7200万元,比2015年翻一番增加了一倍;2018年捐赠收入1.43亿元。近三年累计捐赠收入达3.93亿元。
六、加强自身建设,着力提高机构管理水平。
汕头市慈善总会是全市慈善组织的领头羊,在内部建设中,我们做到四个注重:
一是注重制度建设,强化内部管理。2016年在总会原有5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,再新赠6项管理制度,共11项内部管理制度,其中涉及资金管理方面就占了6项,确保总会日常工作有章可循,遵规守纪。
二是注重信息披露,规范信息公开制度。总会对所有捐款的管理使用均及时在总会网站上公布,在报刊上刊登公告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
三是注重年度财务状况审计。总会对每年接收的捐款,不仅接受市审计局的专项审计,市财政局对捐赠票据的审核外,还主动邀请具有审计资质的第三方审计机构,对年度财务状况进行审计,并把审计结果及时在总会网站公开,确保捐赠资金的使用管理安全、透明、公开、公正。
四是注重党支部建设。总会党支部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,积极开展学习活动,不断加强党员思想建设,作风建设,保证党组织在慈善工作中的引领作用。
通过不懈的努力,总会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肯定,先后荣获国家慈善最高荣誉《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》、《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(组织)奖》、《中华慈善先进机构奖》和《尽善境美奖》;荣获汕头市政府授予《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》奖;荣获广东省民政厅授予《全省先进民间组织》和《南粤慈善奖》;还分别省、市妇联授予《广东省爱心父母大联盟银奖》、《爱心单位》和《先进单位》;被市民政局评定为5A级社会组织。2017年度中华慈善总会还授予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谢笑歆《卓越贡献奖》、项目负责人王义君《全心全意奖》;2018年被市民政局授予《汕头市十大品牌社会组织》。